走進花蓮光復鄉,彷彿打開一幅原住民文化與生態交織的鮮活畫卷。這裡不僅是阿美族的故鄉,更是體驗野菜飲食智慧、品味紅糯米料理、欣賞濕地生態、感受傳統工藝的絕佳地點。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能深入自然、品嘗在地美食並擁抱多元文化的旅遊地,光復鄉的魅力一定讓你驚喜連連。
部落風味與食農智慧
光復鄉的馬太鞍濕地,是感受部落生態與阿美族生活智慧的起點。這裡流淌著來自地下湧泉的芙登溪,曾因地勢低窪不利農耕而荒蕪,如今在光豐地區農會與在地居民共同努力下,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的休閒農業區。每年三月的箭筍節,邀請旅人下田體驗採筍、品嚐箭筍料理。紅糯米與樹豆則是這片土地的經典作物,被開發成特色點心與雜糧麵條,成為遊客必買伴手禮,也讓阿美族的飲食文化持續傳承。
產業歷史與光復糖廠的蛻變
「光復糖廠」是一段地方經濟繁榮的見證。日治時期設立的「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」,最盛時每日壓榨甘蔗量高達2600公噸,帶動本地戲院、旅社、美髮院等興盛一時。隨著時代演變,光復糖廠轉型為觀光景點,成為許多旅人回味童年、品嚐冰品和特色料理的必訪之地。廠區內還保留了日式木屋住宿體驗,讓旅客能感受過往檜木香氣的靜謐氛圍,也成為認識在地產業文化的最佳窗口。

光復糖廠的木屋(圖片資料來源:《花蓮限定款》)
文化古鎮與生活美學
光復鄉的太巴塱與馬太鞍,是阿美族最古老的兩大部落。太巴塱祖靈屋以箭竹、茅草搭建,祭典時部落長者會在屋頂宣告儀式開始,呼喚婦女釀酒,延續祖靈信仰。手作工坊如「山角工作室」、「馬佛陶燒」,則將竹編、陶藝等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結合,開放體驗活動讓旅人親手感受在地生活美學。
美食地圖與在地品牌
來到光復,不能錯過的還有部落風味料理與在地品牌。「紅瓦屋」以阿美族石頭火鍋和野菜拼盤聞名,「Wo De Café我的咖啡館」及「阿樂樂代餐廳」則創新呈現原住民 Fine Dining。光豐地區農會推出的肉品加工、紅糯米、樹豆點心,都是融入地方特色的伴手禮。無論是路邊的高麗菜餅、紅糯米菠蘿麵包,還是傳統擂茶與刺蔥蛋糕,都讓人在一餐一味間品味土地的深厚底蘊。
從山林生態到飲食文化、從糖廠歷史到創新農遊,光復鄉以誠懇踏實的態度,歡迎每一位旅人走進屬於部落的日常。這裡,是一場結合自然、文化、風味與體驗的農遊旅程,只要願意慢下腳步,就能發現屬於光復鄉的獨特與美好。
推薦遊程
第一天:
馬佛陶燒 → 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 → 太巴塱文物館 → 阿樂樂代 Aredetay (原住民文化風味餐) → 山角Kasa'sa'an
第二天:
馬太鞍欣綠農園 → 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 → 花蓮觀光糖廠 → Wo De Café我的咖啡館 → 光豐地區農會超市(華新街)
景點資訊
馬佛陶燒
花蓮縣光復鄉民友街3號
0912-000085
03-8703419
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/需預約
花蓮縣光復鄉富愛街15-1號
03-8703419
太巴塱文物館
花蓮縣光復鄉光豐路86號
03-8700018
阿樂樂代 Aredetay (原住民文化風味餐)
花蓮縣光復鄉富田一街56號
03-8702002
山角Kasa'sa'an
花蓮縣光復鄉農場路32號
0905-060010
馬太鞍欣綠農園
花蓮縣光復鄉大全街60號
03-8701861
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
花蓮縣光復鄉大全街62巷16號
03-8704601
花蓮觀光糖廠
花蓮縣光復鄉糖廠街19號
03-8704125
Wo De Café我的咖啡館
花蓮縣光復鄉中華路226號
03-8700996
光豐地區農會超市(華新街)
花蓮縣光復鄉華新街1號
03-8701709